法律規定 刑法第57條 科刑時應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,並審酌一切情狀,尤應注意下列事項,為科刑輕重之標準: 一 … Continue reading 刑法第57條之相關實務、判決
第08章、刑之酌科及加減
刑法第66條之相關實務、判決
▲刑法第66條條文 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罰金減輕者,減輕其刑至二分之一。但同時有免除其刑之規定者,其減輕得減至三分 … Continue reading 刑法第66條之相關實務、判決
刑法第59條介紹
前言 以下,我們會先介紹刑法第59條的條文規定,再說明目前判決實務上適用刑法第59條相關條件,並點出是否適用刑 … Continue reading 刑法第59條介紹
刑法第59條的相關實務見解
量刑輕重、適用刑法第五十九條酌減其刑及諭知緩刑與否,屬為裁判之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之事項,苟其量刑已以行為人之 … Continue reading 刑法第59條的相關實務見解
刑法第五十九條所定減輕其刑,以宣告法定最低度之刑猶嫌過苛者,始有此適用
刑法第五十九條所定減輕其刑,以宣告法定最低度之刑猶嫌過苛者,始有此適用,其法定最輕本刑為拘役,即酌減之仍不能出 … Continue reading 刑法第五十九條所定減輕其刑,以宣告法定最低度之刑猶嫌過苛者,始有此適用
刑法第62條所謂發覺,須有確切之根據得為合理之可疑者,始足當之
刑法第六十二條所謂發覺,固非以有偵查犯罪權之機關或人員確知其人犯罪無誤為必要,而於對其發生嫌疑時,即得謂為已發 … Continue reading 刑法第62條所謂發覺,須有確切之根據得為合理之可疑者,始足當之
刑法第62條之所謂發覺,係指有偵查犯罪職權之公務員已知悉犯罪事實與犯罪之人而言
刑法第六十二條之所謂發覺,係指有偵查犯罪職權之公務員已知悉犯罪事實與犯罪之人而言,而所謂知悉,固不以確知其為犯 … Continue reading 刑法第62條之所謂發覺,係指有偵查犯罪職權之公務員已知悉犯罪事實與犯罪之人而言
刑法第59條減刑與其他法定減刑之關係
按刑法第五十九條規定之酌量減輕其刑,必須犯罪另有特殊之原因與環境,在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同情,認為即使予以宣告法 … Continue reading 刑法第59條減刑與其他法定減刑之關係
認罪的量刑減讓
按被告犯罪後悔悟之程度,包括被告在刑事訴訟程序中,於緘默權保障下所為之任意供述,是否坦承犯行或為認罪之陳述。法 … Continue reading 認罪的量刑減讓
受保護的內容: 不得主張依刑法第59條減輕其刑理由的整理
受保護的文章不會產生摘要。
被告保持沉默、拒絕陳述,不得作為從重量刑之因素;但如果打破沉默而任意陳述,則不必然
刑事被告不自證己罪,係基於法治國自主原則下,被告並非訴訟客體而係訴訟主體,有權決定是否及如何行使其訴訟上防禦權 … Continue reading 被告保持沉默、拒絕陳述,不得作為從重量刑之因素;但如果打破沉默而任意陳述,則不必然
刑法第59條減刑,需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之同情而顯可憫恕
按刑法第59條規定犯罪之情狀顯可憫恕,認科以最低度刑仍嫌過重者,得酌量減輕其刑,此雖為法院依法得行使裁量之事項 … Continue reading 刑法第59條減刑,需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之同情而顯可憫恕
最高法院70年度第6次刑事庭會議決議
【會議次別】最高法院70年度第6次刑事庭會議決議 【會議日期】民國70年05月16日 【相關法條】中華民國刑法 … Continue reading 最高法院70年度第6次刑事庭會議決議
罪責原則之相關參考實務
▲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3433號刑事判決 罪責原則乃無責任即無處罰之憲法原則,人民僅因自己之刑事違法且有 … Continue reading 罪責原則之相關參考實務